今天是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时代英才

今天是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奋斗者无遗憾

发布日期:2014-04-15 14:31:28

在东北师大一幢极普通的宿舍楼里住着一位曾经两次留日、一次留苏,半个多世纪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核物理事业奋力拼搏的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他曾有过奋发的童年、闪光的青年、坎坷的中年和光辉的暮年。这就是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的核物理学家王琳教授。他的闪光足迹不仅为中华民族增添了骄傲和荣誉,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了敬仰、思索,乃至为之奋斗的精神力量。


发奋读书


王琳,1916年10月10日生于吉林省伊通县大南乡大南村大南屯的一个地主家庭里。家有土地数百垧,建有二进院落的青砖乌瓦大院,院墙四角筑有高大的炮台,并养了几条保家护院的土枪。但这富足的家庭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他的父亲王润川、母亲张氏,都是按着古老的传统道德规范走过来的人,他们将能够支撑门户,继承王氏祖业的希望寄托在少年的王琳身上。

8岁时,王琳被送进了自家开办的私塾,教书的是位山东老先生,讲的全是“孔孟之道”和“之乎者也”。王琳少年时就显示出了超群的聪慧和出众的天资,并有着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发苦读的精神。

1929年,13岁的王琳,离开了自家的深宅大院,到100里外的伊通县立中学读初中。当时的伊通县教育事业同其它事业一样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大革命后的革命民主思潮,似阵阵春风吹进了校园,王琳就是在这种新旧思想搏击的氛围中念完了初中。

16岁时,他考入了设在长春双桥子附近的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这是座有着革命传统的学校。早年,共产主义革命者和社会活动家恽代英的弟弟恽代贤及爱人葛秀英以及刘旷达等人都在这里任过教。

1931年,爆发了“九·一八”事变。王琳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血腥罪行。国土沦亡的耻辱极大地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深感祖国屡遭外强凌辱,是国家的贫穷与落后造成的,而国家的贫穷与落后,只能靠发达的国民教育和科学技术来改变。由此,他萌发了教育、科技救国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次年,他便考入了沈阳第二工科学校。

这所学校是张学良创办的,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社会基础。就在他奋发读书、孜孜不倦地学习时,他的家道开始衰落,最后连学费及伙食费也支付不起了,他面临着辍学的危机。为了继续读书,他为与他在一起读书的舅父辅习功课。白天上课,晚上给舅父补习,以求得舅父的援助。他在这所学校学习了3年,学习成绩突出,始终名列同期学生之首。

1935年春,他毕业了,由于成绩优异,被校方推荐考取官费留学日本。他抱定科技救国的思想,选择了日本九州的明治工科专门学校的电机专业。学期为5年,前2年专攻日语,后3年专攻电机。虽然他考取的是官费留学,但国家所给的费用远远不够支付学费,他只能靠半工半读来维持生活。困境更易激起人们的发奋精神。王琳刻苦学习,成绩异常突出。因此毕业时,他获得了同期毕业生中唯一的“天皇奖”,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38年,他回到战乱不堪的祖国,准备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家效力。踏进国门,眼见日本帝国主义践踏祖国领土奴役自己的同胞和掠夺经济资源的悲惨现实,自觉报国无门,感到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投身教育,为提高同胞们文化素质做些实事。于是很快接受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专科的聘任,担当教师。由于他教学效果突出,并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论述,深受学术界和教师界的欢迎。第二年,他就被校方破格地提拔为副教授,时年他仅22岁。

其后他的一位挚友,介绍他到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去深造,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他感到有必要再学习,于是1941年初,与夫人赵绿晨再次东渡日本继续求学。在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院就读二年半,他攻读了物理、数学两个专业的全部学科,毕业时获得了理学学士学位。毕业时,他成为唯一的留在学校研究室做研究工作的留学生,并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44年,中日战争日趋激烈,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为了尽快回到祖国,他放弃了已经准备就绪的博士论文答辩的机会,带着丰富的知识和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又回到了贫瘠的祖国。


痴心报国


王琳归国后,同爱人赵绿晨暂时寄居在长春妻妹赵冠中家。此时伪满洲国的末日已经来到,日本帝国主义在作垂死的挣扎。长春市井萧条,民不聊生。王琳一家只能靠棒子面和蔬菜过活。几个月的光景,他的身体便完全垮了下来。这时,他回国的消息被长春大陆科学院掌权的日本人知道了,并得知他的困难处境。一天一位日本人找上门来,要以重金聘用他为研究官,并答应包下其妻妹赵冠中在内的全家人的生活。临走时还再三叮咛最好是马上上班。日本人走后,他思绪万千,他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教书时,日本人就看中了这个满腹经纶、出类拔萃的中国人,一位日本校长劝过王琳让他报考伪满洲国高等官。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不但没有去考,而且决定再次东渡继续深造。此时此刻他想起了第二次去日本前的情景,母亲把他送到村头,挽着他的手说,你出去后,万不要把家忘了,时时记住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做事要给自己的国家做。这些话王琳牢牢地记在心上。想起这些王琳决定宁可饿死也决不做日本人的走狗,于是,举家回到了老家伊通县大南屯,生活了11个月。他住在哥哥的一所时刻都有倒塌危险的小破房子里,衣、食、住、行都没有起码的保障,最后竟当掉了被子和行李。处境如此艰难,他能做的只有学习。在这艰苦的11个月里,他把学过的数学理论、物理知识又从头到尾的系统复习一遍,又看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理科书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东北光复,这年冬天,王琳全家返回长春。他的家当除了自己身上所穿的外,别的是一无所有。但他把这些置之度外,首先想到的是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他以自己家的居室和附近日本人逃走后扔下的空房子为场所,建立了青少年科学文化补习班,自己亲身任教。没有教材自己编,缺少资料自己译。他一面教课,一面鼓励青年要看到祖国的未来。时至今日,那些已成为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的人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还深情地讲:是王琳老师给我们开了启蒙的一课,引我们走上了正路。

他以科学普及工作为己任。1945年8月2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引起了人民的恐慌,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原子弹是什么东西。王琳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研究情况,在东北科技学会编辑出版的科技报上发表了题为《原子能来源及其应用》的文章,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原子及原子弹的应用原理,指出其功能不可怕,其原理并不神秘,并且完全可以攻破,可以攀登上这个科技领域的高峰。当时人们读到这篇文章后,得知作者是王琳时,都很钦佩他,使大家看到我国也有这方面的人才。

1946年冬,他应邀去吉林市长白师范学院担任教授,在学校讲授高等数学,并兼任数学系主任。这所学校,即今天的吉林电力学院前身,当时周围还是一片荒原。翌年,解放战争进入了关键时期,我军开始全面反攻,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就在国民党即将离开吉林时,国民党要员,校方代表对王琳说,我们已经给你全家购买了去北京的飞机票,将来你可以到国外去办学任教。王琳回答道,我的家在东北,这些年来,我饱受了做亡国奴的滋味,我也去过国外,但那是为了学习,如今东北早已光复,我不能到国外去办学任教,我要留在中国,因为我是个中国人。

他坚持不出走,也使许多知识分子安定了情绪,留了下来。


艰苦创业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了。不久,党派来了何锡麟任长白师范学院校长,开始在该院的基础上筹建吉林大学。当时的吉林大学含有社会科学系和自然科学系,王琳出任自然科学系主任。后来,社会科学系和自然科学系分别改为社会科学院和自然科学院。自然科学院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4个系,王琳出任自然科学院院长,并兼任物理系主任。初创时期的物理系,只有教师三四个人,图书、实验设备完全没有,一切都要从头做起。王琳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从自身做起,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学院教学人员缺少,王琳一面招聘人才,一面亲自任教。他教课,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数学课和物理课都由他一人担任。

1948年7月3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通令各级党政组织,将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并将吉林大学、长春大学并于该校,合并后的校名仍称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是1945年9月至10月在毛泽东的亲自指示下创建的。1946年1月,学校初建于辽宁本溪市,初称东北公学,由东北著名作家舒群创办。不久,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由白希清任校长、舒群任副校长,张松如任教育长。同年2月,东北公学更名为东北大学,张学思任校长,白希清、舒群任副校长,张松如任教育长。之后,学校先后迁至通化、长春、佳木斯、吉林等地。1949年7月,东北大学迁至长春,1950年东北大学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由于学校的变迁,王琳成了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阶段的创始人之一。建校初期,面临的困难很多,首要的就是教材的极度缺乏,因当时学校教学是全面学习苏联,而苏联高等学校教材尚未介绍到中国来,当时的物理系只有夫人赵绿晨一人通俄文。怎么办?他首先组织人力进行教材的翻译工作,他动员爱人赵绿晨一同做苏联物理教材的翻译。两个月的时间,他们几乎是废寝忘食、昼夜兼程,终于翻译出苏联教材《普通物理学》《物理学》等,作为本科基础课教材。之后赵绿晨又不辞辛苦地翻译了lO种苏联教学大纲。这些物理教材和教学大纲,后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出版,供全国高等学校使用。

教材和大纲问题解决之后,王琳带领大家又从新开始建物理实验室。长春刚刚解放,居民们为着生计,都在卖破烂,一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部门的一部分实验器材,就混在街头的破烂摊里。王琳发现后,建议学校把它买回来,自己也很留心,遇到实验器材就买,在他的带动下,以前与他在一起曾开办过光音电波研究社和地质调查研究所的教师丁明新、姜兴波、杨述武、关贵禄等人,也开始做这项工作。学校资金不足他们就把自己的生活费拿出来,作为购买物理实验器材用。所买到的器材,有的并不完整,往往残缺不全,王琳就带领教师们动手修理。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高倍率显微镜、真空管,以及光、电、音波等实验器材都有了,使实验室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供教学实验用了。以后数年,他又带人陆续地制造了核物理实验装置、r计数管等,赵绿晨又创建了威尔逊云室。这个实验室有价值数百万元的实验器材,这在全国高等学校中是很少见的。大家都称赞说,这都是从王琳当年创建的基础上开始的。

随着物理系的创建与发展,王琳又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扩充师资来源。他先后筹备、建立了普通物理、无线电、理论物理、天文教研室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他又多次派出教师进修或攻读研究生。

此后,王琳被提拔为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可是,他的校长办公室经常空着。他一直忙碌在物理系里,整个人、整个心几乎放在了物理系的建设与教学上。至今人们也忘不了,当时选择校址时,是他选择了这块地域宽阔,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为校址的。

1956年3月,他加入了民盟,并当选民盟东北师大副主任委员和主任委员。五十余年来,王琳对于青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厚爱,经他培养出的学生数以千计,培养出的研究生达三十余名,其中指导核物理研究生十多名。他的学生和研究生,现已分布祖国各地,有的担任了教授、副教授,有的成为研究所的负责人。

王琳的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他极力提倡基础课要根基深透;理论课要少而精湛,要联系实际;理论物理,不应只以数学形式逻辑推导;他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都具有很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他的辛勤劳动不仅赢得了同仁的称赞,并且深受学生的爱戴。学生们每当毕业时都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情,有的用和平鸽,有的用花草、柳枝,有的用诗歌,给王琳以极大的慰藉。


勇攀高峰


王琳几乎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地献给了祖国核物理的研究上。

他的科研工作,早在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院毕业后,留校研究室作研究工作时,就已经开始。当时,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制造原子弹了。      

原子弹是一种杀伤性极强的核武器,原子核武器中具有杀伤性和穿透性最强烈最重要的成份,是r射线。原子能的应用,自1895年皮埃尔·居里与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即居里夫人)夫妇二人共同研究发现原子能的感应核裂变比自发衰变产生的热量大得多,以及1898年他们二人共同宣布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后,原子能的应用就已经开始,到了本世纪四十年代,原子能的实际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王琳经过长时期的工作和学习,已经养成了善于独立思考和勇于发现问题的优良品质。在日本仙台东北帝国大学理学院研究室里,他针对硬x射线与r射线由于本身波长短而无法能够对于r射线其放射强度进行测量的问题,充分发挥了独创精神,克服了设备简陋和条件较差及材料不足等诸多困难,研究制作出发射性高压x光管,是把薄晶体片均匀地弯曲成曲率很大的透镜,然后,用弯曲晶体聚焦硬x线形成高强度光谱,进行摄谱实验,为x射线的测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这项实验和研究,难度很大,当时是世界科技领域中高、精、尖的重大课题,在日本和亚洲也是首创。无疑,他的这项研究和实验获得成功,对于世界的原子能研究和发展是个不小的贡献。

王琳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还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同自己的研究理论结合起来。这种将社会科学理论同自然科学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大进步。1954年,他撰写并发表了《列宁的物质定义在近代物理学中的指导意义》的论文,以其鲜明而深邃的观点和见解提出了在物理科学实验中如何定义物质的新见解。文章中充分而翔实地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对于物理学的现实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从事物理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来说,能够有这样的观点实在是难能可贵的。由于他的科研成果突出,1956年他光荣地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大学进修。此时他已经40岁。但他精力充沛,精神焕发,他决心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争取研究出更新的科研成果。

在苏期间,他与莫斯科大学教授达维道夫共同研究非轴对称原子核的存在问题。他先后在苏联《实验与理论物理杂志》上发表了《偶—偶核集体激发能级间的四极迁移几率》和在苏联《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报告》杂志上发表了《非轴对称奇核日转态间的迁移几率》两篇论文。都是从核能级及其跃迁几率上证明这种不完全对称核确实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当时,世界各国核物理专家都在发表文章,都在对这方面的科学研究问题进行探讨,对于原子核的性质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索,以使能够充分发展核能应用。其中,王琳论文所讲述的透彻程度和深刻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为各国科学家所关注。

1960年,王琳兼职担任了吉林省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这个时期他接受了国家科委给予的关于设计和建立有机慢化剂均匀反应堆的任务。并表示一定要为自己的国家建立起当前世界各国所没有的高标准的采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为慢化剂的原子能反应堆。

他接受了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后,立即开始进行工作。当时,对于原子能的研究与应用,我们国家还处于草创阶段,理论上实践上还很年轻。但是,王琳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工作中他总是极端乐观的。为了能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他不仅很快完成了理论设计,还写出了《含氢化合物为慢化剂的均匀反应堆的多组计算及其简化问题》的设计方案。这个设计方案,对含氢慢化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崭新的计算方法。同时,对于研究工作也是个明确地指导。

同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四次核物理学会会议。会上,他将《含氢化合物为慢化剂的均匀反应堆的多组计算及其简化问题》的原子能反应堆设计方案作为论文宣读,取得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这次会议上,他当选为全国核物理学会理事。

1963年,他结合原子能反应堆的建设和研究实际,撰写了论文《光学模型的理论基础》。这篇论文,分析了过去在这方面主要工作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将多体微扰和片普尔——柏叶路计算核反应方法结合起来的概括性极强的计算方法。并由此证明了在核吸收中表面部分起着很大的作用。事实已经证明,他的原子能的应用研究和理论探索,对于我国年轻的核物理研究、实验及其发展,都起到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只是由于当时我国对于原子能反应堆建设布局作了调整,吉林省原子能研究所被撤消。他的这项研究工作才没能继续进行下去。然而他却为我国物理科学研究和实验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正是他年富力强,在科学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进并取得显著成就的时候,“文革的风暴”袭来了。1969年,他被下放到大兴安岭农村,在内蒙古科右前旗大石寨公社东方红大队第五生产队当了一名社员。作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原子能研究专家、物理学家和大学教授,来到广漠的边远乡村当农民,实在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同时也是对那个时代绝妙的讽刺。王琳的心情是沉痛的,他痛心的是知识的贬值、人才的浪费、社会的倒退。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废,更没有放弃一个科学家、知识分子的追求,他仍怀着对振兴祖国科学事业责任心,利用一切时间继续他的探索和研究。在农村的3年他没有虚度,1972年他由农村返回了长春。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王琳又焕发了青春,又开始了中断数年的核物理研究。尽管此时,他已年近花甲,但他觉着有股使不完的力量。

早在60年代,他就注意到了核物理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问题。他清楚地知道,中子是核裂变反应时的主要放射线,其穿透力极强。研究中子的性质和作用,对于发展和防护中子武器,以及和平利用中子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次,他重返科研战线,带领研究室全体同志,积极从事中子研究,建设中子实验室,开始研制“中子发生器”。不久他采用陶瓷管和特殊电源等,研制出了小型中子管,它具有高压小型用电的特点,达到108中子能流。这个小型中子管,其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几十吨笨重核装置。

同时,他将中子性质的研究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上,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曾在丹东用小型中子管辐照蚕卵,使之生丝增长30%;辐照对虾,加快繁殖生长;用它研制出的抗菌素农药,可使粮食作物获得大幅度的增产。1982年,他的“MZ——125A型便携式小型密封中子发生器”研制获得成功,这是中子研究应用到实践中的一个不小的成果。不久,获得辽宁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并且及时地应用在大庆油田地下深层石油含量测量上,成为不可缺少的先进实用仪器。这种仪器,目前在全国的油田普遍应用,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证明了我国在石油测量上的技术是先进的。此后不久,他研究的“B辐射二次禁戒跃迁中性流存的可能性”专题获得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优秀科技成果奖。

1984年春,他光荣地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受到了大会的奖励。

1985年春,他在杭州中高能物理学会上宣读了论文《论证核B辐射中有弱中性流存在》,从而使他的中子性质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并找出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就在他不断为祖国做出新贡献的时候,病魔夺去了他搞科研的权力。1985年他患上脑血栓,6年来只能躺在床上,但他仍然惦念着他的科研,时时为自己在科研事业壮志未酬而深感遗憾。

作为一代核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共党员、民盟盟员的王琳,已经为我国的核物理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但他的生活极为简朴,从来不讲吃、不讲穿。直到今天,他所住的房子还是建校初期的房舍,几十年他一直没有挪动和更换过,每当学校有好房子建成时,他都悄悄地让给了别人,其高尚的品质,可见一斑。他的工作成绩和科研成果,受到了党的重视和人民的尊敬。解放后,他曾先后担任中央教育部物理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物理实验》杂志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务。

(作者:杨子忱李少杰,写于1991年)

王琳简历

王琳(1916-1996),男,生于吉林省伊通县。核物理学家、教育家,民盟盟员。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阶段的创始人之一。他先后筹备、建立了普通物理、无线电、理论物理、天文教研室等。先后担任中央教育部物理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物理实验》杂志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务。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