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长春召开。民盟吉林省委员会监委会委员、长春市政协委员、长春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副会长、长春市满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关欣荣获“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
关欣始终以“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盟员使命为指引,将民盟“立盟为公、参政为民”的宗旨融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年如一日扎根社会组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民族工作一线书写盟员担当。
以盟员责任为纲,架起政策宣传与情感联结的“同心桥”。“民盟盟员既是政策的学习者,更应是政策的宣传员。”这是关欣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民盟盟员和促进会的副会长,多年来积极组织广大会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积极组织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活动。
国庆75周年组织各民族代表参观汽车厂活动,带领大家在工业遗产与现代生产线的对比中感受国家发展,用“中国智造”的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正是作为一名民盟盟员“关注国家发展、凝聚民族共识”理念的生动实践。积极组织参与“中华民族传统料理展示活动”、西迁节纪念活动、长春市第十一届那达慕大会、全省少数民族社团少儿运动会等活动。参与开展“石榴花开新时代 同心筑梦长春行”——长春-兴安盟各民族青少年文化体验营活动,落实民族工作“三项计划”。组织参与“缅怀历史 淬炼初心”在长少数民族学生代表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她积极组织参与的每一场活动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正如她所说:“我的责任就是让更多人明白,各民族的团结,就是国家发展的底气。”
以盟员担当为要,激活文化传承与民族交融的“动力源”。 民盟历来重视文化传承,关欣将这一传统融入民族工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连续10年筹备组织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文艺演出每年都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回族等各民族节目同台演出,颁金节庆典活动是长春市各民族相聚的盛会,已经成为长春市具有标志性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名片”,享有很高知名度。坚持组织开展传统弓箭体验赛、民族剪纸、歌舞、特色民族食品等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传承活动,让非遗从“博物馆里的展品”变成“生活里的风景”。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她与省内高校合作,多次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力图在传统文化发掘传承等方面共建双赢。支持非遗传承人参加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以特色文体活动为纽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以盟员初心为本,奏响乡村振兴与民生服务的“和谐曲”。 关欣始终将“助力发展”作为盟员身份的延伸。多次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到双阳区将军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帮助筹建村民族文化展示馆建设,让文化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积极推动与公主岭龙山乡的共建活动。参加由中共双阳区委统战部主办“民族和谐 乡村振兴”民族文化艺术节活动,带领少数民族演员为村民送上演出。4次组织各民族共同参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传统文体走进民族乡、村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助力乡村振兴”结合,让民族体育、歌舞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内容,为助力乡村振兴找到了可借鉴的方向。
圆满完成民族工作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组织参加国庆文艺演出及相关庆典活动,带领参加“我和我的祖国”大型快闪节目的拍摄活动,带领参加“民族团结迎盛世 同心发展铸辉煌”长春市各民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文艺汇演等系列庆祝活动。
以盟员智慧为笔,书写参政议政与履职尽责的“成绩单”。 作为民盟盟员、长春市政协民族界委员,关欣将“建言献策”作为履职核心。参加长春市政协关于“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题调研活动,参加市政协“打造长春特色民族风情乡村旅游新场景”协商调研活动”,参与撰写“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长春特色民族旅游品牌”调研报告并做大会发言,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更多务实有效的建议。
在民盟吉林省委会担任省直工委副主委、社会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工作,连续十多年主抓盟员企业与吉林工商学院开展就创业交流会及毕业生招聘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列为重点关怀对象,助力他们就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榆树市延和朝鲜族乡水灾捐款。
正如她所说:“民盟盟员的身份,是责任也是动力——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是我对‘盟员使命’的最好回答。”如今,这位扎根民族工作一线的民盟盟员,仍在以实干续写着“同心筑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