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盟中央“留住乡愁”行动部署,同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民盟长春市委会秘书长王霆带领60余名盟员赴民盟吉林省委会“留住乡愁”行动示范基地,开展“调研+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实地调研中对接“留住乡愁”目标,在红色体验中传承革命精神。活动由市直一盟委承办,卫生健康系统盟委、汽开区盟委、吉林农大盟委等基层组织参与。
此次盟员们前往的实践地点为九台区土们岭马鞍山村。这里刚刚被盟中央正式确立为“留住乡愁”行动示范基地,是盟中央推进“留住乡愁”行动的重要实践节点。调研环节,盟员们重点参观马鞍山村史馆,村党支部书记赵世龙详细介绍该村以“留住乡愁”为核心的发展路径:通过保护传统民居风貌、挖掘满族民俗文化、留存农耕记忆符号,创新实践“红色+民俗+旅游”融合模式,既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又激活旅游经济动能,让“留住乡愁”从行动目标转化为“村庄有韵味、村民有收益”的生动现实,这一实践成果获盟员们高度认可。活动期间,盟员们走进马鞍山红色教育基地“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在讲解员引导下了解东北民主联军革命历程,借助珍贵历史图片、文物展品及场景复原,重温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随后前往抗日英雄罗明星纪念馆,在史料与实物中感悟革命志士舍生取义的斗争精神。盟员们还沿抗联战士行军足迹登山,既在相互扶持克服山路湿滑的过程中体悟革命意志,也实地考察山区生态保护与乡愁资源开发现状,直观感受“红色基因+乡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成效。

参与活动的盟员们结合调研所见与岗位实际分享感悟。盟员全成海动情地表示:“纪念馆里的旧军装、老步枪,让我们触摸到革命岁月的温度;而村里保留的老磨坊、满族剪纸工坊,更让我们读懂‘留住乡愁’的意义——先辈用生命守护家国,我们既要传承红色精神,也要守护乡村的文化记忆。在医疗岗位上,我会更主动地走进乡村,守护村民健康,让医疗服务与乡愁保护同频,助力乡村留住‘烟火气’与‘幸福感’。”来自教育、农业领域的盟员也谈到,登山时体会的抗联艰辛与调研中看到的村落蜕变形成深刻对比:“从‘啃树皮、卧冰雪’的革命年代,到‘护乡愁、促振兴’的新时代,担当始终未变。在未来的工作中,既要培育优质品种,更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价值,让良种与乡愁共生;在企业发展中,会推动产业资源与乡村民俗对接,让‘留住乡愁’不仅是保护,更是让乡村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此次实践活动以“基地调研+红色教育”为抓手,为盟员搭建起“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留住乡愁’”的立体化平台。它不仅让红色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得以延续,更让盟员通过调研精准把握“留住乡愁”行动“保护文化根脉、激活乡村动能、增进民生福祉”的核心目标,拓宽了履职视野、凝聚了行动共识。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盟员发扬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优良传统的责任感,推动大家将红色精神的传承、乡愁保护的使命、乡村发展的启示,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与担当。未来,盟员们将以更主动的作为,更宽阔的视野,为长春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智慧,为盟中央“留住乡愁”行动在吉林落地见效添砖加瓦,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